2019-01-04 15:13:08来源:雪阳印记
中国印山,即衡阳常宁庙前地质公园,又名观印峰,地处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庙前镇金龙村,占地面积1500多亩,在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石头上,漫山遍野呈送着形态各异的朱红印章、名言警句印章、名人图像、书法石刻、篆刻作品等引导游人沿着中国篆刻史的长河,跟随分朝印象,从春秋战国一路走来,它们或高或低,或胖或瘦、或大或小,鬼斧神工般雕刻或镶嵌在岩石涧,文字篆刻、名言警句、石头人文令人观止、让人惊赞!
2017年12月30,星期六,晴,气温9度。下午2:00,我们一行4人,慕名前往中国印山,参观常宁庙前地质公司摩岩山石上的中国玺印文字与图案,感受观印峰内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惊赞中国印山石头文化的创意、印章文化的延伸、自然山水的融合,是中国乃至世界自然山石与人文有机融合创意之作。
据介绍,倾力打造这座印山的,是常宁市文联主席吴国威。"中国印山"为全国首创,这座山把几千年来的中国玺印图案摩岩于山石上,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入景时牌楼上蓝底金字的“中国天下印山”印章味十足,有国字号的范儿。当我们办理完入山手续后,走过空旷的平地后,迎接我们的便是中国印山阴刻与阳刻。
远远地望去,不见岩石,只见森林,游印山者,先要苗腰钻进一个石洞门。这印山,原本是地质公园,山的石头生得千奇百怪:大大小小的岩石,一个接一个,有的面露峥嵘,有的壁立千仞,有的自然成桥,有的豁然成洞,有的平如镜子,有的曲如球面,有的成群,象排兵布阵,有的独立,似旷世傲物。有的如剑劈犀牛,有的如饮马西江。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印山的石质奇特,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飞来石,另一类是肖形石。它们在此历经岁月,纳日月之精华,享雨露之精髓。
作为地质公园,已是够格的了。然而,就在这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岩石上,雕刻着从先秦到明清及近代的历朝历代名人名章。这印章,形状上,大多为方形,也有个别圆形;字体上,大多为篆体,也有个别楷体;风格上,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内容上,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有象征皇权的玺印,有雄才大略的历代君王,有叱咤风云的贤臣良将,有风范垂世的思想大家,有清高飘逸的隐士文人,有风流倜傥的才子佳人,真是集各大流派之精髓。
古代名人名章、现代名人名章,以及历代名言警句印章、历代肖形印章和书法石刻作品应有尽有。这些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印章,一律被涂上了一层红漆,别说年代久远的印章,就是近代齐白石的印章,几乎都认不出子丑寅卯来,惭愧得很,但凭直觉,那些印章的字却是生龙活虎得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有此爱好的人士去钻研。
漫步印山,犹如穿越了一条中国历史文化长廊;错落有致的石头山路,呈送游有名人名章、名人书法、名人纪念印章等“一山三城”,分类展示的是先秦、古代、近代、现代"四朝四代“摩岩镌刻印章。尤其是“什么也留不下,只留下脚印,什么也带不走,只带走印象。”这句石刻,将这里的文化起了点精之笔。同时,“印象”石刻也是中国印山的镇山之宝。
传闻,山腰有一座大石头,栩栩如生如大象。在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它就带着吉祥跟祝福来到常宁庙前,祝福这里的人们天地人和。所以这里的人们又赐给它一个美称,叫做“印象”,也就是印章跟象的完美结合。它就是镇山之石,加上它背上驮着两枚印章,也是镇山之宝。类似这种文化创意,因印章的参与,独特的创意和文化品味,让各色裸露的石头令人浮想联翩,让人兴味酣然,中国印山的秀美景色和别有韵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探究。
据了解,印章作为当权者表征权益的法物和民间个人凭信工具,始于唐朝。而后进一步发展至艺术领域,并占有一席之地。而中国印山,其实是把一个稍有特色的石山,用摩岩镌刻等文化,硬生生地创造出一个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风景区,并且取得了成功,这是最美的常宁创意,是当下全域旅游文化的经典之作,为“中国印山”原创者点赞!为常宁人创新之举喝彩!
这一趟常宁庙前之行,走在印山的山道上让我们在青山绿水间完成了一次历史文化的穿越之旅,每一个或生僻或熟悉的文字符号后面,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行走山水玩味文字,再一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坐于天坑仰望天空,那种自然的清新带走了浮世的燥热,好的风景原来是可以洗净心灵的浮尘。
一个个历史的文化符号,通过一个个石柱、石峰、石块激荡着人的内心,感受着视觉的纯美,激活着疲累的精神,沐浴着身心的洗礼。
中国印山里的这些印章石刻,虽然是人造的风景,谈不上历史的底蕴,但那些印章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所产生和留下来的东西,在若干年后,通过历史的积淀,不仅会是历史名片,更会是自然界的遗产。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已经是最后一篇
共0条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点击 登录 或 注册
发表评论